題 目:中子散射和中國散裂中子源
主講人:陳和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主任
時 間:2021年7月12日(星期一),上午9:00
地 點:師昌緒樓403會議室
相關內容:
陳和生,中國科學院院士,1984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主任。曾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1998-2011),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高能物理學會理事長等。陳和生長期從事粒子物理實驗研究,對我國粒子物理實驗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和開放作出了突出貢獻。陳和生主持了我國兩個大科學工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和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建設,提出科學目標,擔任工程經理,領導了設計和工程建設,按計劃完成建設任務,達到驗收指標。BEPCII 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
中子散射為諸多前沿交叉領域和高技術研發提供了先進平臺,與同步輻射相互補充,應用十分廣泛。中子探針的主要特點是:能夠探測物質磁性,廣泛應用于磁性材料的研究;能探測原子核位置,特別是對輕元素和同位素敏感;穿透能力強,能探測大的工程試樣;具有合適的能量動量關系,能探測物質里的動態過程。報告將介紹中子散射在科學技術和工程領域的若干典型應用。
中國散裂中子源是我國十二五最大的科學工程,落戶廣東省東莞市,經過6年半的建設,于2018年3月按計劃完成工程建設,8月通過國家驗收,對用戶正式開放,實現穩定高效運行。去年2月打靶功率達到設計指標100kW。國內外用戶已完成400多個實驗,獲得了大批重要成果。中國散裂中子源為材料科學技術、物理、化學化工、生命科學、資源環境、新能源等領域的國家戰略需求和前沿科學研究提供了最先進的大型交叉平臺。報告將介紹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工程建設及其應用成果和未來發展規劃。
歡迎參加!